pod调度怎么设置,zen io调度

金生65小时前

聊聊kube-scheduler如何完成调度和调整调度权重

1、首先,当用户通过API或kubectl创建pod时,kube-apiserver将请求信息存储ETCd中。Kube-scheduler通过watch机制监听apiserver,获取待调度的Pod列表。接着,Kube-scheduler逐个尝试为每个POD分配Node

2、调度器(kube-scheduler)的任务是将未调度的 Pod 分配到合适的节点。它通过监测机制发现新创建但未调度的 Pod,然后基于一系列规则进行选择。调度流程包括过滤和打分两个步骤。过滤阶段,调度器筛选出满足条件的节点;打分阶段,对筛选出的节点进行评分,最终选择得分最高的节点部署 Pod。

3、在kubernetes 项目中,默认调度器(default scheduler)的主要职责,就是为一个新创建出来的 Pod,寻找一个最合适的节点(Node)。 而这里“最合适”的含义,包括三层: 所以在具体的调度流程中,默认调度器会首先调用一组叫作 Predicate 的调度算法,来检查每个 Node。

4、首先,karmada-scheduler 是核心调度器,它负责k8s原生 API 资源(包括自定义资源 CRD)调度到各个集群。与传统的 kube-scheduler 相比,karmada-scheduler 采用插件机制,通过 filter 和 score 扩展点,筛选并打分各集群,最终根据评分决定资源的分配。

5、kube-scheduler 是 Kubernetes 集群的默认调度器,并且是集群控制面(master)的一部分。对每一个新创建的Pod或者是未被调度的Pod, kube-scheduler 会选择一个最优的Node去运行这个Pod。然而, Pod 内的每一个容器对资源都有不同需求,而且Pod本身也有不同的资源需求。

6、一般情况下kubernets可以通过kube-scheduler默认的调度策略合理的将pod分配到可用的节点上, 但是随着pod数量的增加以及不同pod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我们需要更加合理的分配集群中的资源, 所以对一些pod运行节点的控制是由必要的。

k8s一个pod加载多个containers,指定pod运行的node

1、- containERPort: 80 nodeSelector Pod.spec.nodeSelector通过kubernetes的label-selector机制选择节点,由调度器调度策略匹配label,而后调度Pod到目标节点,该匹配规则属于强制约束。

2、nodeSelector配置相对简单,k8s提供了另外一个pod调度配置: nodeAffinity(节点亲和) ,相对于nodeSelector的简单匹配他拥有更多更加个性化的配置。这段配置表示:该pod可以被调度到标签key为 deploy.type ,值为 yztssjdxt-test 或 yztssjdxt 的节点。

3、PodAffinit是根据通过已运行在节点上的pod的标签而不是node的标签来决定被调度pod的运行节点,因为pod运行在指定的namespace所以需要自己指定运行pod的namesapce 上面这个例子中的 POD 需要调度到某个指定的主机上,至少有一个节点上运行了这样的 POD:这个 POD 有一个app=busybox-pod的 label。

k8s将pod调度到指定节点的几种方式

方式二:通过指定NodeName。在Pod中配置nodeName字段,直接派对应节点。示例如下:查看node名称。列出节点名称,例如k8s-master。在Pod中使用nodeName指定此节点。通过kubectl APPly创建Pod后,检查Pod是否调度至指定节点。使用nodeName选择节点方式存在局限性。方式三:亲和性和反亲和性。

Node Selector是Kubernetes中用于将Pod调度到指定节点的一种机制。以下是关于Node Selector的详细解基本工作原理:Node Selector通过Pod定义中的nodeSelector属性直接指定目标节点。它使用键值对进行匹配,仅需一对匹配即可将Pod调度到目标节点。

假设以下场景:有三个Node,分别为1010109,创建Deployments来部署Tomcat应用,指定在107节点上创建Pod。解决方案 nodeName Pod.spec.nodeName将Pod直接调度到指定的Node节点上,会跳过Scheduler的调度策略,该匹配规则是强制匹配。

nodeSelector配置相对简单,k8s提供了另外一个pod调度配置: nodeAffinity(节点亲和) ,相对于nodeSelector的简单匹配他拥有更多更加个性化的配置。这段配置表示:该pod可以被调度到标签key为 deploy.type ,值为 yztssjdxt-test 或 yztssjdxt 的节点。

设置允许Pod调度到Master节点

可通过kubectl describe nodes k8s-master131查看k8s-master131是不可被调度。如下图 取消不可调度 kubectl taint nodes k8s-master131 node-role.kubernetes.io/master:NoSchedule- 验证。关掉k8s-nodes节点。那么此节点的pod就会被调度到master里恢复

在Pod定义中添加nodeSelector。创建Pod并检查状态,验证其被调度至指定节点。方式二:通过指定NodeName。在Pod中配置nodeName字段,直接指派对应节点。示例如下:查看node名称。列出节点名称,例如k8s-master。在Pod中使用nodeName指定此节点。通过kubectl apply创建Pod后,检查Pod是否调度至指定节点。

容忍度( Toleration )是应用于 Pod 上的,允许(但并不要求)Pod 调度到带有与之匹配的污点的节点上。污点说白了就是不做普通的调度。

需要容忍 master 污点,确保 DaemonSet 资源 iptables 被调度到所有节点。 配置边端节点:添加边缘节点至集群,并安装 docker v10 或更高版本以确保 KubeSphere 可以获取 Pod 指标。通过 KubeSphere 上复制的命令,确保边缘节点加入集群。

在Kubernetes(K8s)的调度策略中,污点(Taints)与节点亲和性调度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节点亲和性允许Pod定向特定Node,而污点则是通过标记节点,使其拒绝或驱逐Pod的运行。设置污点通常用于表示节点存在问题,如资源不足或正在进行维护,以避免新的Pod占用。

Pod.spec.nodeSelector通过kubernetes的label-selector机制选择节点,由调度器调度策略匹配label,而后调度Pod到目标节点,该匹配规则属于强制约束。

pod调度怎么设置,zen io调度

文章下方广告位